精選:教師資格備考寫作題5篇優(yōu)秀作文范文
- 時間:
- 2018-12-21 15:55:40
- 作者:
- 胡老師
- 閱讀:
- 來源:
- 四川教師資格網(wǎng)




寫作題
閱讀下面材料,根據(jù)要求寫作。
美國華盛頓兒童博物館墻上有句格言:“我聽見了就忘記了,我看見了就記住了,我做過了就理解了。”
從教育角度立意,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。
【參考范文】
知行合一,貴于行之
華盛頓兒童博物館墻上的這句話,無不訴說著這樣一個道理——學貴于知之,更貴于行之。
西漢文學家劉向說過:“耳聞之不如目見之,目見之不如足踐之。”千百年來,多少思想家、教育家總在為我們闡述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:百聞不如一見,百見不如一做。即知行合一,重于實踐。
其實把聽與見結(jié)合而論便是知,一個胸無點墨的人怎能有所作為?古人常講“博觀而約取,厚積而薄發(fā)”。如果沒有博觀或者博聞,想必無論是誰也是無處可取的。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了“行是知之始,知是行之成”的主張。“行知”之名也正代表了他的“行動—知識—再行動”的教育思想。我們通過觀察、聽聞獲得知識。
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(yīng)該講究“與可畫竹時,胸中有成竹”這樣一種境界。齊白石學畫蝦時,曾終日蹲坐在蝦池旁觀蝦的動態(tài);徐悲鴻的奔馬圖,是他常在馬廄觀馬的結(jié)果;達·芬奇為了完成《最后的晚餐》,曾用兩年半的時間到酒館、市集去搜尋人物形象,觀摩人物神態(tài)。這些名人的事例無不啟迪著我們要學有所成,就必須有“知”在肚里,“知”是“行”的前提和基礎(chǔ)。在教學過程中,要達到教師傳播知識,學生掌握知識的目的。
單有“知”是不行的,要緊的是“行”,是做。如果只有學知,有遠見,但只空論,那不但不會美名遠揚,反會被他人認為是“空水瓶”,沒有真才實學。荀子曰:“吾嘗終日而思矣,不如須臾之所學也”。孔子亦曰:“吾嘗終日不食,終日不寢,以思,無益,不如學也”。光是知之,而不行之,想必其所學所知會胎死腹中吧。李時珍為確保所著醫(yī)術(shù)的準確詳盡,親自到深山采取草藥,向藥農(nóng)詢問情況;徐霞客為完成游記,跋山涉水,遍游名川大山,歷經(jīng)許多城市;巴爾扎克為了使書中人物具有獅子般的品性和毅力,曾親自到非洲獵獅;托爾斯泰為了刻畫逼真的戰(zhàn)爭場面,曾親自前去戰(zhàn)場觀察。所有的事例一再證明:實踐出真知,唯有“行”了,方可驗證所“聞”所“見”,只有“行”了,才能掌握真正意義上的“知”。
在教學活動中,通過參與課外活動、觀察自然環(huán)境等方式,使學生體驗生活、體驗自然。想到和得到,中間還有兩個字便是做到。懶于動手實踐,只會運用書本知識空發(fā)議論,那只會給人留下笑柄。昔有趙括紙上談兵,最終敗北;今有學生空談理想,最終無有成就。
學習知識,不能只是聽,只是接受,更應(yīng)該用眼、耳、手、腦等多個感官參與學習,實現(xiàn)聞、見、做的統(tǒng)一,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。
寫作題作文范文二
寫作題(本大題共50分)
閱讀下面的材料,根據(jù)要求作文。
戴維是英國皇家學院的爵士,在科學上做出過重大貢獻。有人要戴維列舉自己對科學的貢獻時,戴維說“最大的貢獻是發(fā)現(xiàn)法拉第”。法拉第原是一名書籍裝訂工,沒有上過大學,戴維發(fā)現(xiàn)了他的才能,讓他做了自己的助手。法拉第后來成為了著名的物理學家、化學家。
請根據(jù)上述材料給你的啟示,聯(lián)系實際,寫一篇論說文。
要求:用規(guī)范的現(xiàn)代漢語寫作。不要脫離材料內(nèi)容或含義;題目自擬,立意自定;觀點明確,分析具體,條理清晰,語言流暢。不少于1000字。
【參考范文】
人才需要“發(fā)現(xiàn)”
得人才者得天下,這是如今喊得震耳欲聾的一個口號。但人才的問世,也不是那么容易的,通常需要兩方面的合力:一是人才自己拼命往外拱,爭取脫穎而出;二是伯樂們的熱情發(fā)現(xiàn)與提攜。這個“發(fā)現(xiàn)”,除了狹義的發(fā)現(xiàn)外,還包括挖掘、扶持、使用、指導(dǎo),四者缺一不可。
魯迅無疑是現(xiàn)代文學史上的“超級人才”,可在被發(fā)現(xiàn)前,他自己其實也一直很郁悶,雖然學問很大,但始終沒有展現(xiàn)的機會,整天靠抄古碑打發(fā)日子。1918年春天,機會來了。正在編輯《新青年》雜志的錢玄同,與魯迅交談時,發(fā)現(xiàn)他談吐不凡,思想激進,很有批判意識,就主動約他寫一篇批判舊禮制的文章。一開始,魯迅并不太積極,寫寫停停,在錢玄同一再催促下,文章才得以完成。錢玄同接到稿子后,連聲叫好,即編即發(fā),5月15日就以最快速度發(fā)表在《新青年》雜志四卷五號上,中國現(xiàn)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現(xiàn)代白話小說,第一篇徹底反封建的新文學作品就這樣問世了。最重要的是,偉大的思想家、文學家魯迅,從此正式登上文壇,一發(fā)而不可收。
1923年,作家郁達夫在北平編雜志,收到一個陌生文學青年的來稿,文章很有靈氣,他一看就愛不釋手,馬上前去探訪。只見那青年躺在一間破屋里,裹緊被褥仍舊寒戰(zhàn)不已,被疾病和饑餓折磨得奄奄一息,房東還要將其掃地出門。他立刻請青年吃了一頓熱氣騰騰的飯萊,并且傾囊相贈,幫他治病、繳房租,還拿著青年的習作四處舉薦,為他說項。那個青年就是后來譽滿文壇的沈從文。沒有郁達夫的發(fā)現(xiàn),沈從文不要說當作家了,連命都難保得住,很可能會客死他鄉(xiāng)。
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的大放異彩,則得益于戴維的發(fā)現(xiàn)。法拉第出身貧寒,沒上過大學,可是酷愛科學研究,很有靈性,還有一股韌勁,不達目的誓不罷休。老科學家戴維慧眼識珠,看出他是個可造就之才,就破例收他當助手,一步步帶他進入科學殿堂,精心指導(dǎo),既傳又幫,后來他的成就遠遠超過了老師。晚年時,有人要戴維填表列舉自己對科學的貢獻,他絕口不提自己發(fā)現(xiàn)的鈉、鉀、氯、氟等元素,而只寫了一句話:“最大的貢獻——發(fā)現(xiàn)法拉第。”
如何評價一個學生的優(yōu)點與缺點?如何根據(jù)一個學生的個性進行合適的培養(yǎng)?對教育工作者而言,更需要這種“發(fā)現(xiàn)”精神。老師應(yīng)該善于以發(fā)展的眼光、客觀的眼光看待學生。對偏科的學生毛澤東,不同的老師就有不同的看法,有的說他最用功最聰明,有的說他很認真但也很一般,有的說他不認真也不聰明。我們今天的教育不也是面面俱到,有貪大求全之弊嗎?在紀督學的眼里,像毛澤東這種只關(guān)心“出租汽車”,而不關(guān)心自己學業(yè)分數(shù)的學生是“不務(wù)正業(yè)”。但是我們想過沒有,正是多少這樣“不務(wù)正業(yè)”的人推動了我們社會的發(fā)展,改變了歷史的進程。
教師不僅要觀察學生,更要扶持和指導(dǎo)學生。所謂“有教無類,因材施教”,教師看待學生,要全面和準確,更要理性和客觀,盡量照顧到每個學生的個性和理想。根據(jù)個性和理想,繼續(xù)挖掘他們的潛能,激勵他們的學習欲望,指導(dǎo)他們做人做事,為他們顯示才能創(chuàng)造條件,就像郁達夫?qū)ι驈奈哪菢?。教師更?yīng)無私扶持人才、有容許人才超過自已的寬闊胸懷,就像戴維提攜法拉第那樣。
當我們都以“發(fā)現(xiàn)”人才、培養(yǎng)人才為榮時,人才才會真正源源不斷而來,社會才會呈現(xiàn)人才薈萃的大好局面。
寫作題作文范文三
寫作題(本大題共50分)
閱讀下面材料,根據(jù)要求作文。
博覽群書總還是要的,讀書人喜歡說“腹有詩書氣自華”,但仔細想想,在人身上真正起作用的,一定是真正讀懂、讀通、讀化了的那幾部書。
要求:用規(guī)范的現(xiàn)代漢語寫作。自定立意,自擬題目,自選文體。不少于800字。
寫作題指導(dǎo)
【作文指導(dǎo)】(1)題目立意較為簡單,主題詞“讀書”,因為材料中說“在人身上真正起作用的,一定是真正讀懂、讀通、讀化了的那幾部書”,所以將讀書所需要注意的方法寫入題目中即可。
(2)可以寫議論文,從如何閱讀這個角度去寫,或者寫閱讀的重要作用,都可以。選擇較為靈活,沒有固定的套路。
(3)擴充文章的論據(jù)方面較難把握,建議可以搜集相應(yīng)論據(jù)。
(4)讀書的名言警句就比較多了,類似高爾基的“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”,都可以用在作文中進行寫作。
【參考范文】
高爾基說:“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命伴侶和導(dǎo)師。”讀書是和高尚的人在交談。人需要博覽群書,但是真正在人身上起作用的,一定是真正讀懂、讀通、讀化的那幾部書。對一個教師而言,更需要好讀書、讀好書,在掌握閱讀方法基礎(chǔ)上,不斷增加知識儲備。
教師需養(yǎng)成良好的讀書習慣。閱讀書籍并不是多多益善,因為過多的閱讀反而抓不住重點,教師需要明確自己閱讀的重點和掌握一定的方法。毛澤東在讀書的時候非常反對只圖快而不講效果的讀書方法。對于一些文集,他都仔細鉆研,反復(fù)誦讀和詠唱。這種讀書方法也可以指導(dǎo)教師日常的閱讀,在書籍中抓重點,努力吸收取其精華。如果一味地貪多貪快,不要說能夠全部吸收,可能連讀得懂和讀得通都難以達到。
教師需增加知識儲備,豐富閱讀內(nèi)容。一直以來人們頭腦中都有誤區(qū),認為語言老師只需要仔細研讀語文書本;物理老師只需要關(guān)注物理教科書;生物老師只需要專注生物教材。殊不知不同學科的老師跨學科閱讀,增長不同學科的學科知識,可以更好增加授課內(nèi)容。如果各個學科老師的專業(yè)知識過于單一,不僅造成思維局限,而且授課內(nèi)容過于單一,不利于學生發(fā)散性思維的培養(yǎng)。
教師需將書本知識轉(zhuǎn)化為教學實踐。如果書本的知識沒有經(jīng)過實踐, 它永遠是教條的、死板的、沒有生氣的。亞克敦一生讀書多達7萬卷,但卻一篇像樣的文章都沒有問世。一位學者這樣評價:“就像沙漠吸收流水,雖然喝了一江春水,最后卻連一泓清泉也沒有噴涌到地面上。”對于一個教師而言,這樣的做法極不可取。書本的知識永遠是刻板的,如何將書本刻板的知識轉(zhuǎn)換為對現(xiàn)實行動的指導(dǎo),是一個老師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。否則,教導(dǎo)出的學生永遠不會有創(chuàng)新。
一個優(yōu)秀的教師需要養(yǎng)成良好的讀書習慣;需要増加知識儲備,豐富閱讀內(nèi)容;需要將書本知識轉(zhuǎn)化為教學實踐。只有不斷提高閱讀數(shù)量,才可以不斷提高自身理論素養(yǎng);只有不斷増加閱讀質(zhì)量,才可以真正做到學高為師;只有將閱讀知識轉(zhuǎn)化為實踐,才可以為學生樹立真正的榜樣。
寫作題作文范文四
寫作題:(本大題共1小題,50分)
閱讀下面材料,根據(jù)要求作文。
古語有云:“授人以魚,不如授之以漁,授人以魚只救一時之急,授人以漁則可解一生之需。”
要求:
請根據(jù)自己的理解,用規(guī)范的現(xiàn)代漢語寫一篇論述文。立意自定,題目自擬,自選文體,不少于800字。
【參考范文】
授人以魚,不如授之以漁
某公司車間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。為了防止梯子倒下傷著人,工作人員特意在旁邊寫了條幅“注意安全”。一次,一位客戶前來洽談合作事宜,留意到這個條幅,最后建議將條幅改成“不用時請將梯子橫放”。
事情雖小,卻告訴我們一個樸實的道理:授之以魚,不如授之以漁,即只有指給人們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,才能徹底解決問題。
那么,怎樣才能做到授之以漁呢?
授之以漁,必須講究科學的方法。
就這個事情來說,寫一個“注意安全”的條幅誰不會呢?但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,光靠這個提示是很難做到的。殊不知窨井蓋壞了,如果不及時更換,單靠一個“注意安全”的提示,照樣會有人不小心掉下去;大雨滂沱,如果只是提示“小心淋雨”而不助以雨具,照樣會有人淋雨生病;下班路上,人多車擠,如果只是提示“注意交通安全”而沒有交警指揮交通,依然可能會發(fā)生交通事故。事實說明,只有講究科學的方法,拿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,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。
授之以漁,必須做到對癥下藥。
事物總是千差萬別的。俗話說“一把鑰匙開一把鎖”。只有做到對癥下藥,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。梯子只有橫放,才不會倒下傷著人,這就徹底消除了安全隱患。再拿我們的學生來說,每一門功課的學習方法都不盡相同,每一個學生的性格和志趣也不盡相同,老師只有做到對癥下藥,因材施教,才能使學生學到真正的本領(lǐng),才能使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做到觸類旁通、舉一反三。如果只是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,師生雙方就是再努力,也不會有多大的收獲。
授之以漁,還必須勇于實踐。
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。有時候,很多事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,而是需要經(jīng)過反復(fù)實踐才能提出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。而且,好的方法也只有經(jīng)過實踐的檢驗才能逐步得到完善。那位客戶之所以要求把條幅改為“不用時請將梯子橫放”,正是他在使用梯子的實踐中摸索出的經(jīng)驗。人們總是嘲笑紙上談兵的趙括,殊不知造成其悲劇的根源在其父趙奢身上,因為他根本沒有給過趙括實踐的機會。身為將軍,趙括并沒有經(jīng)過親身的實踐,整日與父親空談理論,以致他根本沒有從父親那里學到真正的用兵之道。再加上他的輕率自負,兵敗被殺就是很自然的事了??梢?,如果不給學生實踐的機會,再好的名師也很難教出高徒。授人以魚,三餐之需;授人以漁,終生之用。只有我們掌握了授之以漁的科學方法,才會有吃不完的“魚”。
寫作題作文范文五
寫作題(本大題共1小題,50分)
閱讀下面材料,根據(jù)要求作文。
當下,流行著這樣一種觀點:能力很重要,但有一樣?xùn)|西比能力更重要,那就是人品。人品,是一個真正的最高“學歷”。要求:請用規(guī)范的現(xiàn)代漢語寫作,自定立意,自擬題目,自選目標,自選文體。不少于800字。
【參考范文】
人品教育是最好的教育
人品,是人能力施展的基礎(chǔ),是當今社會稀缺而珍貴的品質(zhì)標簽。人品和能力,如同左手和右手單有能力。沒有人品,人將殘缺不全。能力是一把雙刃劍:如果掌握在品德高尚的人手中,它將會給社會創(chuàng)造出無數(shù)的價值;相反,如果掌握在品德低下的人手中,它將時刻有可能會成為組織與社會前進的羈絆。因此,為人師表,重視對學生的品格塑造格外重要。
人品是最高的學位和學歷,品德是一個人的靈魂,對教育而言,培養(yǎng)出的學生有德有才是正品,有德無才是次品,無德無才是廢品。有才無德是危險品。當今,由清華女學生朱令波投毒案,再到復(fù)旦研究生黃洋波投毒案……追根溯源,這幾起校園案件的“兇手”都是病態(tài)人格。這些學生,無一不是成績非常優(yōu)秀,卻“不明真相”地去謀害另一伴非常優(yōu)秀的同學。年輕的生命卻因為另一顆年輕黑暗的心,終止于他最燦爛之時。人們不禁追問,究竟是什么樣的“深仇大恨”,怎樣扭曲的心態(tài),才會令一個所謂的優(yōu)等生做出對室友投毒之舉?
究其原因,是由于當前的學校教育一味注重功利性,技能性知識的大劑量灌輸,輕忽人文教育的做法,當前教育的理念,分數(shù)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指揮棒,除了關(guān)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之外,教師忽略了德育,少而又少的思想品德課經(jīng)常被“主課”老師占用。由于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,重智輕德。一些升學無望的學生,產(chǎn)生了自暴自棄,破罐破摔的心理。部分教師教育方法不當,只教書不育人,有的教師不尊重學生人格,對學生諷刺挖苦、體罰或變相體罰,使學生產(chǎn)生逆反心理。所以,導(dǎo)致部分學生有才無德,走上了扭曲之路。
重視對學生的人品教育,教師一方面要重德育,一方面要以身作則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認為:“先生不應(yīng)該專教書,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;學生不應(yīng)當專讀書,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。”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,打破唯分數(shù)論,將品格和人性的培養(yǎng)與傳授知識放在同樣重要的位置,關(guān)注孩子的個性和興趣發(fā)展,以培養(yǎng)孩子們完善健康的人格。此外,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雖令不從”。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不是一蹴而就是潤物無聲的過程,試問,范跑跑這樣的教師,能培養(yǎng)出德才兼?zhèn)涞膶W生嗎?所以,教師嚴格規(guī)范自己,做好學生品德上的引路人。一個心智健全,人格高尚人,其之于社會的作用,恐怕是大于那些學富五車,卻不惜為了自己而損害他人利益的人。人才是德才兼?zhèn)?、對社會貢獻較大的有智慧之人,而德與才的統(tǒng)一才是真正的智慧,真正的人才,因此,人品培養(yǎng)是教師的首要任務(wù),人品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。
免費領(lǐng)取教資筆試/面試/普通話備考資料> >